2022年8月,按美元计价,中国进出口总值550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出口3149.2亿美元,同比增长7.1%;进口2355.3亿美元,同比增长0.3%;贸易顺差793.9亿美元,扩大34.1%。总体来看,8月份出口增速由双位数增长变为个位数增长,下降幅度较大,低于市场预期,同时进口增速也有所回降。出口方面,8月份国内疫情散点式爆发,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叠加浙江、四川等多个省份实施限电政策,对出口生产运输产生影响,同时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紧缩货币政策,对海外消费需求的抑制效果开始显现,海外需求趋于收缩,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影响,8月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较上月回落10.9个百分点。进口方面,受新一轮疫情散点暴发的影响,对国内生产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压制,8月进口增速较上期下降2个百分点。
正 文
疫情限电叠加海外需求收缩,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2022年8月,中国出口3149.2亿美元,同比增长7.1%,较上期下降10.9个百分比,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8月份国内新一轮疫情散点式暴发,多个地区实施更加严格的疫情措施,对出口企业生产和物流运输造成一定影响,并且8月份中国多个省份出现电力不足的现象,四川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等陆续出台限电政策,对出口供应链和运输链造成冲击,影响出口生产和运输。数据显示,8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3%,较7月减少9.4个百分比,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同比增长0.1%,较7月下降14.4个百分点。8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3033.60点,较上月平均下跌6.4个百分点,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平均值为3471.62点,较上月平均下降14.5个百分点。同时,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紧缩货币政策,对海外消费需求的抑制效果开始显现。从海外需求来看,尽管海外产需缺口仍旧存在,但整体需求趋于收缩,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制造业PMI终值录得51.5,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9.6,日本8月份制造业PMI终值为51.5,分别较上期回落0.7、0.2和0.6个百分点。此外,去年同期出口基数处于相对高位,也是造成本期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重要因素。从我们的预测结果来看,出口增速回落的趋势的确符合我们的预期,但回落幅度高于我们的预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进行预测时低估了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对本期出口增速的压制效应;另一方面是前期积压订单的集中出运效应消失。
从8月份的出口国别来看,中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出口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1.09%、-3.77%、25.13%和7.72%,增长速度较前值均有较大幅度回落,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速由正转负,除了受中国国内疫情扰动之外,主要与海外需求趋紧和中美关系趋紧有关,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国家,RCEAP对出口的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从8月的出口商品来看,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76.89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5.60%,仍是中国出口主力,同比增长4.30%,较上月下降8.72个百分点,低于出口同比增长7.1%,对出口增速形成拖累,其中出口集成电路118.38亿美元,同比增长-17.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769.27亿美元,同比增长为-3.88%,较上月下降6.30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为31.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97%;鞋靴出口为5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37%。
2022年8月,中国进口2355.3亿美元,同比增长0.3%,较上期下降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高位运行,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紧缩货币政策,受此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很大程度削弱了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支撑作用。同时,8月份国内疫情散发,影响国内生产消费需求,对进口增速产生压制。此外,高基数效应也对8月进口增速形成一定压制。此外,从我们的预测结果来看,进口增速回落的趋势的确符合我们的预期,但回落幅度大于我们的预期,可能原因在于低估了房地产行业不景气背景下国内上游需求偏弱对进口的影响。
从8月的进口国别来看,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和新西兰进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38%、3.13、-7.74%、-8.19%、5.19%和-19.99%。数据显示,除对欧盟的进口增速有负转正外,对其他国家进口增长速度较前值均有所回落,其中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增速优于对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速,东盟国家对中国进口的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从8月的进口商品来看,大宗商品方面,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钢材的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1%、-4.7%、-14.9%、-10.2%和-21.2%;农产品方面,粮食进口同比增速为-9.9%,较上期下降2.8个百分比,肉类进口同比增速为-28.9%,较上期回升2个百分比。
未来展望:出口短期内韧性犹在,进口短期内或位于低位
展望未来,预计出口增速在短期内仍将保持韧性。一方面,欧洲能源危机仍未完全得到解决,其产能仍受到一定限制,海外产需缺口犹在,中国在能源供给和完整产业链出口替代效应仍将持续,同时叠加国内稳外贸政策持续加码,助力出口增速保持韧性;另一方面,海外需求趋于回落,叠加国内疫情不确定性增强,或将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
进口方面,预计进口增速在短期内或位于低位。一方面,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助力国内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逐渐修复,有利于中国内需恢复,但在房地产投资疲软的情况下,国内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趋弱,叠加疫情对生产消